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米商光芒 > 正文

江粮集团王彬:领跑者的风采

2014-11-19 16:59:44   来源: 中国大米网 

    他抓住中部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引领集团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国有粮企发展新路,使企业发展成为全省国有粮企改革与发展的一面旗帜、全省性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金佳”、“玉珠”大米,“春丝”面条三大中国名牌。

    又是他领导的集团在成立的七年间,销售收入由6.3亿元骤增到14.5亿元;资产总额由10亿元发展到25亿元;净资产由3.71亿元发展到6.16亿元;粮食储备仓容由45万吨发展到88万吨;大米加工能力由30万吨发展到60万吨;江粮集团在2010年度全国大米加工“五十强”排行榜上名列头名……这些赫赫功绩彰显着一个企业家的卓越眼光和胆略,他就是江西粮油集团的领路人:王彬。

    作为一名领跑者,他是怎样将企业带向金光大道的呢?这条路并不轻松。

    (一)“领跑改革”—— 行以求知,知则更行,“咬定改革不放松”

    江粮集团的前身是江西省粮油总公司,系江西省粮食局直属企业,于1993年成立,1999年重组。企业虽然进行了重组,但由于历史遗留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突出,总公司及所属13个直属企业普遍呈亏损状态,企业运行举步维艰。国有粮企的出路在哪里?加快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王彬同志奉行“以求知知更行”这句格言,围绕把改制重组后的企业发展成为全省性的粮食企业集团的目标,紧紧把握改革重点,制定了通过稳步推进金佳谷物整合重组,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江西省国有粮企“长子”的目标。

    王彬同志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改制方案。在改制中,王彬同志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突出主体、阳光操作,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改制主体作用,企业改制进展顺利。到了2006年,集团已经分两个阶段完成了改制,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了内部管理,使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王彬同志用一种追寻者的姿态前行,将长存于心的改革愿望,内化为投身实践的强大动力,砥砺志节,百折不挠地前行。在王彬同志的运筹帷幄下,江粮集团在全省范围内重组粮源资源,先后组建了新干购销公司、吉安购销公司、安福购销公司和永新购销公司等综合性粮食购销企业。在2010年又抓住江西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大好机遇,继续向主产区延伸购销网点,与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和县、吉安县政府签订了整合资产进行项目建设和股份制合作的框架协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对区域性粮食购销企业的整合重组具有示范意义。同时,围绕上市的目标,稳步推进了金佳谷物的重组,企业布局和产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资产的快速扩张、产能的不断扩大及技术创新上等升级,成功实现了从纯贸易型企业向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主体转变、以期货业务和盘活土地资源为“两翼”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变、从原来主要在南昌周边向市(县)发展转变;从“国有国营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形成了科、工、贸综合性粮食企业集团,米、面、油年综合加工能力已达70万吨,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成为我省国有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竞争优势,推进结构调整,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的成功范例。

    (二)“领跑跨越发展”——打造省级国有粮企“航母”

    观念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王彬同志审时度势,用开放的胸怀、全球的眼光,制定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江西省情、具有江西特色的国有粮企发展思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品牌带动增强核心竞争力;“立足主业,多元发展”。

    在王彬的科学决策和不懈努力下,江粮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项目带动推动产业升级。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江粮集团投资3亿多元,在“全国稻米加工强县”——新干县兴建年产18万吨优质大米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暨100%稻壳燃料热电联产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将稻谷“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低碳经济、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策应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战略。2010年4月,这一项目的国内首座100%稻壳燃料热电联产电站成功并网发电。2010年9月,这一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优质大米18万年吨、淀粉糖浆6万吨、稻壳发电4200万度以及年粮食物流量80万吨的生产能力,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总额6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气体4万吨,创造了多个“第一”:将稻谷“吃干榨尽”全国第一;100%稻壳燃料热电联产全国第一;粮食企业申请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出售减排当量全省第一。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可实现稻谷转化增值、低碳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目标要求,对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领跑农业产业化”——打造“从农田到餐桌”完整产业链

    随着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掌握了粮源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为有效掌握粮源,王彬同志不断加大粮食产业化经营力度,建立粮食生产者、经营者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并按照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步向粮食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这一目标,王彬同志指导企业以遍及城乡的购销网络为平台,以农业合作社组织为纽带,以优质稻推广为抓手,大力发展“订单粮食”和“订单收购”。几年来,江粮集团农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到55个,引导农户种植适销对路、市场好销的优质稻品种,直接带动合作社农户9000余户;通过“订单”模式,严格履行“订单”,建立优质稻和有机稻“订单”基地近90万亩,直接带动农户达18万户;创新收购方式,狠抓优质服务,稳定了收购总量,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5年来,江粮集团年均收购原粮近3亿公斤,直接带动农户增收1200万元,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主导粮食收购、引导粮食价格、调控市场平衡、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在谈到展望未来,王彬这样总结道:“我们集团对名牌产品有个定位,它不是图个名声或好看,而是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金牌、银牌不等于名牌,我们说的名牌就是要有‘民’的实质,就是要广大消费者了解它、认识它、购买它。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档次的提升!”

    领跑,尽洒一路星光。“不经锐意变革之磨砺,无以图将来;不以自省之力瞻望远景,无以酬往昔”。 改革无穷期,发展无止境。面对抢占了先机的江粮集团,王彬同志没有懈怠,他正用智慧和汗水绘制“再造一个江粮”的宏伟篇章,而这一切随着他的前行将无比踏实。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