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分析预测 > 正文

中稻接力早稻登场 价格高开后或回落

2014-09-22 11:45:27   来源: 粮油市场报 

  虽然今年新产中籼稻收购价格高开,并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但随着中晚稻的大量上市,预计后期价格有逐渐回落的可能。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收购量上看,今年早稻收购都已接近尾声,后期市场关注重心将逐步转向新季中晚稻收购。


  早稻收购进度继续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下降0.4%,但仍是本世纪以来次高产量,早稻供应仍较充足。


  受多种因素制约,今年早稻收购进度一直偏慢。截至9月1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75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25万吨。虽然收购进度仍较上年同期偏慢,但9月上旬与8月底相比收购进度已有所加快,显示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


  目前距9月底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结束仅10天左右,若按9月上旬日均收购量12万吨推测,截至9月19日早稻收购量可达800万吨以上,相当于去年托市收购量近九成。


  新中籼稻收获略有推迟


  目前,中晚籼稻由南向北逐步成熟并开始零星上市,重庆市大部、四川省中南部已收获上市,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部分早中籼稻收获上市。相比往年南方中籼稻在8月下旬9月初就开始批量上市,今年中籼稻登场推迟了一周至10天左右。收获推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天气,这与早籼稻收获推迟较为相似。


  7月份以来,由于南方稻谷主产区阴雨天气偏多,光照不足,气温较常年偏低。受其影响,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的生育进程总体较常年同期推迟7~10天。同时,这种天气对栽插较迟的单季稻孕穗和抽穗扬花不利,病虫害发生也偏多。


  进入9月份以后,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基本有利于稻谷灌浆成熟和收获。预计9月下旬中籼稻将逐步迎来大量上市。


  中稻收购价格同比走高


  进入9月份以来,南方中籼稻收割陆续展开,上市量也逐渐增多,市场收购价格高低不一,总体行情尚可,价格同比有较大提升。9月上中旬,湖南益阳地区新季优质中籼稻收 购价一度达到1.55元/斤,当前收购价1.40元/斤,回落幅度较大。湖北武汉地区新季中籼稻进厂价为1.43元/斤,江西南昌地区新中籼稻收购价1.40元/斤,福建龙岩地区新中籼稻收购价1.40元/斤(水分14%,出糙率77%),基本保持稳定。从当前收购价格看,大部分地区的中籼稻收购价高于今年的最低收购价,也较上年同期的不到1.30元/斤有一定幅度提升。


  新季中籼稻上市初期价格同比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较上年提高0.03元/斤,稻米市场政策底部抬升,对新稻价格构成有力支撑;二是今年中晚稻行情较好,虽然当前止涨趋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2013年产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在1.35元/斤以上,较上年同期高得多,这为新季中籼稻高开提供了条件;三是今年新季中籼稻上市推迟,当前上市量较少,市场需求短期不能得到满足,“炒新”情绪提升,且目前正值学校开学和国庆节大米需求旺季,市场需求较好。


  中晚籼稻价或逐渐回落


  大米需求将逐渐由旺转平,国庆节后将步入淡季,终端大米需求趋弱将无法支撑当前较高的稻谷收购价。9月下旬以后,中稻将迎来大面积收获。据了解,虽然今年南方中稻在8月份遭受较严重的病虫害,对产量有所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丰收可能性仍较大。随着中籼稻大量收获,后期稻谷供应也将大幅增加。而晚稻也将紧跟着开始收获,届时季节性供应压力不可避免。


  临储稻谷压力尚未化解。据统计,2013年产稻谷政策性收购入库量为3261万吨,其中中晚籼稻1337万吨。大量中晚籼稻被托市收购,使得市场上流通的中晚稻粮源偏紧,促使二季度以来中晚籼稻市场企稳回升,相当多的地区还创出了历史新高。为缓解市场上粮源偏紧之势,国家从5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临储稻谷的拍卖。


  拍卖初期临储中晚籼稻受到市场热捧,局部地区成交达九成以上。


  随着大量临储稻谷进入流通领域,市场供应形势逐渐好转,中晚籼稻拍卖成交情况快速下降。最高时5月30日总成交率达48.7%,到8月中旬已降到个位数,9月12日成交率仅2.65%。同时实际成交量也持续大幅减少,最高成交时达35.83万吨,而9月12日的成交已降至3.45万吨,不到高峰时的一成。


  成交的持续低迷说明,当前中晚籼稻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而临储中晚籼稻到目前仅成交了不到300万吨,后期仍有1000多万吨的库存需要出库,市场压力短期难以缓解。


  据海关数据统计,7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8.3万吨,同比增加4.123万吨,增幅29.17%;1~7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50.17万吨,同比增加4.35万吨,增幅2.99%。而大米出口却大幅萎缩,1~7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10.98万吨,同比减少19.31万吨,减幅63.75%。大米净进口达14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万吨。


  虽然进口大米对早籼米冲击最大,对中晚籼米的影响较小。但大米的持续大量进口,对市场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负面效应可能会被放大。


  由于今年中籼稻行情相对较好,而早稻行情相对较弱,需求差,早籼稻与中晚籼稻的价差扩大。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与中晚籼稻粒型相似的早籼稻被加工企业以假乱真,混入中晚籼稻投放市场,虽然总体数量不会很多,但对中晚籼稻市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