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分析预测 > 正文

购销渐淡 短期中晚籼稻波动空间有限

2014-05-13 11:39:35   来源: 中华粮网 

  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结束以来,中晚籼稻市场基本保持了小幅波动走势,局部地区略有涨跌。目前已进入五月,气温上升趋势加快,南方已开始进入多雨季节,大米市场购销逐渐清淡,市场做空力量逐渐增强。虽有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等利好因素支撑,但在空方步步紧逼之下,后期走势面临考验。


  市场做空因素逐渐增强  

 
  籼米需求难以扩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稻米消费总量随着刚需的增加仍保持上升势头。据国家相关机构预测,2013年国内稻谷总消费为20223万吨,较上年度增加73万吨,增幅0.4%。其中食用消费为175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但稻米需求的增量主要来源于粳稻,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中晚籼稻需求的扩大受到较多制约,增长趋势放缓。


  主要制约因素有:一是籼米本身口感不如粳米。虽然近年来优质品种不断增加,但总体上仍无法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居民需求,人们更愿意选择好吃的粳米。而去年暴发的“镉大米”事件更是直接影响了籼米的需求,导致2013年二季度以来籼米需求阶段性下滑,部分销区一度出现滞销。二是籼米在国内总体上属于相对低端的稻米品种,因而受低端大米进口的冲击更严重。2012年以来大米进口量急剧增加,如将走私大米一并考虑,每年进口大米的数量大约在400万吨以上,直接影响了中晚籼米的市场需求。三是籼米掺杂、混杂的情况相对较其它品种容易,也更为常见。国内加工能力过剩,米厂之间竞争激烈。由于大多数米厂规模偏小,技术含量总体不高,价格战就成了首选。为此,各加工企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大米成本,如在中晚籼米中掺早米、掺进口米或,以及用新米兑陈米等等。虽然成本有所降低,但中晚籼米的品质也受到影响,从长远角度看,也将影响到晚籼米的需求。


  储备轮出压力依旧较大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稻谷的连年丰收,国内稻谷储备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储备稻谷轮出的数量也同步增加,对稻谷市场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由于2013年上半年稻米市场行情不好,部分地方粮库未能按计划完成储备稻谷轮换,使今年储备稻谷轮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政策等因素的刺激下,今年稻米市场行情相对好于上年,但目前地方储备稻谷已进入轮出高峰。虽然临储稻谷尚未轮出,在当前中晚籼稻储备供求关系总体仍较为缓和的情况下,储备稻谷的集中轮出无疑将会加大市场的供应压力,短期稻米市场走势将进一步承压。


  稻米购销趋于清淡 

  
  目前立夏已过,各地气温回升速度加快,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要到来,南方各地将很快进入高温高湿和多雨季节。业内人士都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但稻米不易保管,且大米的需求总体上将趋于偏弱状态,销区大米经销商备货积极性因而将会下降,稻米市场购销将逐渐清淡。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稻米市场的走强。


  早籼稻价格持续走弱 

  
  二季度以来,受储备稻谷大量轮出等因素影响,早籼稻市场震荡走低,部分主产区早籼稻价格下跌幅度有所扩大,尤其是陈早籼稻的价格走低势头较为明显。粳稻、中晚籼稻与早籼稻之间的比价关系相对较为稳固,如早籼稻价格持续走弱,不能有效止跌,作为与早籼稻联系相对更为密切的中晚籼稻市场也难免受到牵连。


  支撑市场稳定因素依然强劲 

  
  中晚籼稻产量下降  

 
  2013年国内稻谷产量预计为20275万吨,较上年减产148万吨,为历史次高年份。由于早籼稻增产了78.3万吨,粳稻产量也因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扩大很可能持平略增,因此,上年稻谷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中晚籼稻产量减产所致。通过早稻与粳稻产量的增减大体可推测出中晚籼稻产量较上年减产在200万吨以上,是近几年来较低的一年。中晚籼稻产量下降显然有助于缓解中晚籼稻的供应压力。


  托市收购大幅增加 

  
  与粳稻类似,随着托市收购的启动,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大大快于往年,农户余粮下降较快,市场供应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同时,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量也是大幅增加,总量至少在1000万吨以上。加上中晚籼稻产量下降,市场供应压力较上年显著减轻。同时,今年国家继续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其中中晚籼稻稻最低收购价每百斤上调至138元,较上年增加了3元。虽然幅度不大,但预示着未来中晚籼稻的市场重心将继续上移,有利于坚定市场信心。


  大米进口有所放缓 

  
  虽然国际大米与国内大米的价差仍旧较大,大米进口压力较大。但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战略指导下,今年以来大米进口不但没有大幅增加,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14年3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5.2万吨,同比减少11.6万吨,减幅为43.17%。1-3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49.1万吨,同比减少20.1万吨,减幅为29.08%。进口大米数量逐步减少,作为受冲击最大的中晚籼米自然受益更为明显。


  短期来看,受储备稻谷密集轮出和大米需求季节性趋淡影响,中晚籼稻或将呈僵持局面,局部会有所走弱。但在新稻粮源减少、临储稻谷没有出库和大米进口减少等因素的支撑下,预计短期下调空间十分有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