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职业农民涌现“种粮经济学”渐热

2014-01-02 11:07:02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如果不是满口的“种粮经济学”,你很难将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和穿着皮大衣、靴子,一身时髦打扮的种粮大户王翠芬联系到一起。

  46岁的王翠芬是中国东部农业大省山东高密人,加上流转其他农户的土地,共种了2000多亩小麦和玉米。这个面积是她周边农民一般种二三亩地的上千倍。

  “同样是农民,我跟父辈们一样的是对土地的感情,不一样的是我将农民看成是一种职业,是毕生的事业。”经常到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农业技术的王翠芬说。

  王翠芬的出现并非偶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正经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多地农业劳动力中超过50岁的已过半数,青壮年农民数量急剧减少,仅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留村或回村务农。

  更令人担忧的是,“老人农业”使得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难以推广。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依然习惯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和手段从事农业生产。

  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表示,耕地面积不变,让日益减少的农业人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让“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为特征的职业农民经营农业。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职业农民意味着农民和律师、医生是一样的,是一种职业。他们拥有各种生产资料,具备专业知识并善于学习,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农业。

  事实上,国家层面的培育在一些地方已经启动。以“阳光工程”为代表,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2012年8月农业部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工作,提出力争在3年内选择100个试点县,每个县根据农业产业分布选择2~3个主导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朱启臻表示,为了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迫切需要给予这个职业充分的社会尊重和应有的社会地位,以及系统的学习培训。同时,可以借鉴英法等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做法,颁布专门法规,设立特定机构,制订详细计划确保教育与培训工作,建立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培训三部分组成的农业教育体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