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黑龙江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巡礼

2019-08-16 10:36:36   来源: 新华社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从莽莽荒原到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迈上1500亿斤新台阶。

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从“吃得饱”到“吃得好”,70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万多亿斤。

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从粗放农业到精准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如何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黑龙江答案”,“中国饭碗”端得越来越牢。

70年前,这里被称为“北大荒”,人迹罕至;70年后,人们叫它“北大仓”,粮食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全国第一。

从莽莽荒原到连续8年全国产粮“状元”

在黑龙江省七星农场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中,不同颜色的水稻“种”出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8个大字。

种粮大户张景会在这里耕种了30多年,经历了低洼易涝田到高标准农田的转变,也感受了亩产从五六百斤提高到1200斤的喜悦。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一批又一批的垦荒大军挺进“北大荒”。

从无到有,从低产到高产、稳产,再到优质,七星农场累计为国家贡献商品粮超过500亿斤。这一巨大变化,正是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粮食年产量只有100亿斤。改革开放后,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1978年、1994年先后突破300亿斤、500亿斤。

2010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斤,中国人的饭碗更多地装上了“龙江粮”。

拥有约2亿亩耕地的黑龙江省,2011年一跃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现已连续8年粮食产量全国第一。

“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01.4亿斤,约占全国九分之一,意味着中国人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世润说,粮食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也居全国第一。

随着黑龙江等主产区粮食产能稳定增加,我国粮食由供给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黑龙江牵动着全球粮食市场。黑龙江的农产品出口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国际大粮商纷纷在黑龙江投资建厂。

今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孙吴县设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县级国有粮食企业期货交割库,增强国产大豆与期货市场的联动。

在国家最需要粮食的时候,黑龙江的“压舱石”地位更加凸显。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粮食供应紧张,黑龙江垦区连夜制米,第二天装满新米的列车就驶向北京;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黑龙江3天时间紧急加工2000余吨大米,运往灾区。

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在黑龙江省东禾农业有机水稻基地,绿色稻浪中有一排排白色的“小灯笼”。基地负责人杨晓萍说,“有了这些杀虫灯,就不用打灭虫药了。”

2015年以来,黑龙江开展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行动,让这片黑土地真正“绿”起来。黑龙江绿色食品国家抽检合格率多年稳定在99%以上,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念好“谷物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大省,黑龙江肉蛋奶让全国“菜篮子”更加丰盈。

“北大荒”成了“北大仓”,“大粮仓”成了“大厨房”。

近年,黑龙江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开始休耕轮作试点,生态环境逐步向好,黑土肥力增加,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吃得更长久”。

虎林市金健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胜今年把196亩水田休耕。“休耕国家有补贴,还能养地、涵养地下水。”李文胜说,土壤有机质等养分都能提高。

此外,截至去年底,黑龙江全省旱田耕层平均提高到23.1厘米,比2007年提高6厘米。

从“镐锄镰犁”到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东方红拖拉机,到卫星定位的大马力农机,在北大荒农机博览园,150余台不同年代的农业机械,见证了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1955年,当时风华正茂的天津青年杜俊起踏上开往北大荒的列车。“夏天沼泽遍布,蚊虫成群,冬天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刮,狼群出没。” 杜俊起回忆说。

“那时农业机械少,用的多是马拉犁,收割多用小镰刀。”杜俊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向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要产能,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如今,黑龙江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包括智能化育秧车间、自动精量播种、飞机航化“无人”作业、自带导航系统的大型农机……黑龙江省耕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走在全国前列。

2012年,孙吴县沿江乡哈达彦村村民王跃龙等人组建了哈屯现代玉米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入社成员214户,规模经营土地达到4.6万亩。

像哈屯现代玉米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黑龙江已突破20万个,全省200亩以上的土地规模经营超过1亿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粮食增产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通过规模经营拉动粮食增产8%左右,农机合作社拉动粮食增产15%左右。

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农产品加速提质增效。北安市杨家乡新荣农机合作社去年大豆亩产400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专家培育的高蛋白、高产品种,再加上科技种田。”合作社理事长邢海军说。

在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火红的高粱穗、饱满的豆荚,格外诱人。园区谷物分析室、光谱分析室等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土壤分析、农产品成分检测等各项实验工作。

园区党支部书记苑丽介绍,目前园区共完成各级科研课题576项,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900多个,培训种植户5万多人次。

目前,黑龙江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1%,高于全国近9个百分点。

从“量大链短”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民、企业、政府的角色和身份定位都在悄然变化。

过去秋收后,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农民姚艳芹在家等着经纪人来收稻,一吨一吨销售。近年来,她把水稻加工成大米,通过电商一斤一斤卖。姚艳芹实现了一个农民由原始种植者向现代经营者的转变。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黑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姚艳芹”从单一种植向种、加、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

“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怎么种好地,现在也开始关注加工和销售。”佳木斯市同军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秦同军说,去年就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10余次,全年销售额达285.2万元,实现净利润118.8万元。

2016年是东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元年。“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政策,实现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大变革。在提高农民市场意识的同时,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活跃起来。

在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粒粒玉米通过浸泡、破碎、分离等工艺,最后变身成淀粉、葡萄糖等产品,机器24小时运转。

黑龙江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粮食精深加工项目,两年来新增玉米深加工能力1000万吨左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玉米“量大链短”的难题。

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针对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加工企业停产等情况,近年来黑龙江省开始转向蛋白、食品加工等优势领域。

黑河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率领的专家团队成立了大豆院士工作站。去年7月,黑河市坤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豆院士工作站合作,研发了大豆冰淇淋。

大豆“变身”后,身价倍增,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豆”。

“农民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公司董事长张德坤说。

政府部门也转变职能,面向市场搭平台,推进“互联网+农业”。不久前,阿里巴巴聚划算开发的订单农业项目“聚土地”正式上线,首站落地黑龙江。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相比较,“聚土地”订单农业模式,让农户通过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方正、五常、海伦等8个县市(场)10种农产品上线销售,有效带动了黑龙江农产品的“提前销售”。仅方正县就有6000亩稻田被预订。

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打造了五常、响水、庆安大米等一批叫得响、信得过、价值高的农产品品牌。其中靠“五常大米”品牌价值提升拉动,五常市稻农亩均增收1000元左右。

端牢“中国饭碗”、促农增收的同时,黑龙江省推动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林区改革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实施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六个强省”发展战略,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 返回顶部